3月3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主要入侵生物生态危害評估與防制修複技術示範研究”中期檢查交流會第二次會議在我校浙江省植物進化生态學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學術交流室召開。校長金則新緻辭并擔任中期檢查專家。
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華東師範大學、雲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廣東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等8家單位20餘位項目骨幹人員參加會議。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環境科學院李俊生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總體背景并對本次檢查交流會提出要求。項目第一課題與第二課題負責人、我校于飛海教授與李鈞敏教授分别了介紹了課題的進展情況、創新點和階段性成果。10個子課題負責人結合任務書規定的任務和考核指标,詳細彙報了子課題的研究進展、指标完成情況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并接受了專家質詢。
該項目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 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廣西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雲南大學共十家單位承擔。項目以入侵受損自然生态系統入侵生物控制與生态修複為總體目标,以環保部公布的3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為依據,選擇對自然生态系統造成重要影響的典型入侵種為對象,旨在通過開發生态危害快速識别技術,重構主要入侵生物擴散路徑,研發入侵生物擴散阻截和環境友好型治理及生态修複技術,建立入侵生物管理信息平台,為我國入侵生物危害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和生物多樣性國際履約等提供基礎數據、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項目執行年限為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項目總經費為1134萬元。項目預期成果包括技術體系3個,研究報告5部、新技術或産品10項、示範區5個,管理平台1個、學術論文60—80篇,專利6-8項,培養研究生30—50人。
下一步,各課題及子課題負責單位将按照專家組的建議,加強對課題及任務承擔單位的工作監督和進度把控,協助推動各項标準盡快立項,确保項目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
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