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根據最新一期公布的ESI學科數據,我校環境/生态學成功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是我校繼化學學科(2021年11月進入)、材料科學學科(2023年1月進入)之後的第三個全球前1%學科。據悉,本次全國共有6個機構的環境/生态學新晉全球前1%學科,其他5個機構均為大學,我校是唯一一個以學院新晉的機構。
近年來,學校樹牢學科建設龍頭地位,大抓學科建設、狠抓标志性成果,堅持“将學科建在産業上”,以台州“456”先進産業集群發展需求優化學科布局,推動學科集約建設、交叉融合、結群發展,全面提升學科内涵,助推“升大、申博、創一流”新三步走戰略目标。
本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我校共有收錄論文3974篇,他引47738次,較上一期全球排名提升了20位,其中環境/生态學共有收錄論文323篇,他引4696次。
生态學學科概況:
生态學學科為我校首批建設的重點學科,曾被确定為“十一五”和“十二五”浙江省重點學科,2016年和2023年再次遴選為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在學校的學科建設中一直處于龍頭地位。
學科現有科研人員74人,教授18人(2級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63人;隊伍中擁有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省傑青1人、省“151”跨世紀人才9人次(第一層次1人)、省級海外引才專家1人,ESI高被引作者3人,是一支職稱年齡結構合理、學位層次高、充滿活力的生态科研創新隊伍。
多年來學科一直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凝煉形成了植物生态學、微生物生态學、生态系統生态學、次生代謝生态學和修複生态學五大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學方向,以植物對環境變化的适應性為主線,以珍稀瀕危物種保育與開發、克隆植物适應環境機制、濕地植物種群生态學為研究特色,開展珍稀瀕危植物瀕危機制、繁育與資源開發,克隆性對植物适應性和入侵性的貢獻、克隆植物和濕地植物種群統計學和群落生态學等研究。微生物生态學方向,以微生物與環境互作為主線,以腸道微生物生态學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學為重點,積極開展藥物與腸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機制及疾病的治療機制、土壤微生物反饋、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同時重點開展微生物源生物活性物質的挖掘與利用,開展以微生物源次生代謝産物為核心的新藥研發;開展以納米生物材料和微生物為核心的人類及動物益生菌劑、免疫增強劑、疫苗等産品的研發。生态系統生态學方向,以森林生态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開展極端氣象條件下生态系統生物元素循環、污染物質源-彙-庫格局及其調控機制研究,同時,積極開展污染環境生态修複等應用研究,為生态系統管理、流域污染控制以及區域碳中和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次生代謝生态學方向,以植物次生代謝産物環境誘導合成與積累為主線,圍繞植物次生代謝生态學領域開展重點攻關,力争在植物(含中藥材、藥用植物、珍稀瀕危植物等)次生代謝的結構鑒定、化學分類、活性評價、環境誘導和調控機制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深化和豐富次生代謝生态學學科知識體系。同時重點開展植物源保健食品的開發;中藥多糖等保健産品開發、中藥道地性評價等應用研究。修複生态學方向,圍繞生物入侵危害、寄生植物危害等,針對台州典型脆弱生态系統受損機制及受損生态系統,開展植物入侵機制、入侵植物防控機制及關鍵技術、寄生植物與本地植物共存機制、寄生植物綜合防控技術等相關研究,不斷豐富修複生态學的理論與實踐;同時針對醫化廢水及固體廢棄物開展生物、化學、物理等綜合治理研究等,構建關鍵技術并示範,以期為台州醫藥化工産業可持續發展及生态環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近5年學科成員共承擔國家級項目34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基金國際重大合作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省部級項目34項(省尖兵領雁項目、省重點研發項目和省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承擔橫向項目104項,合同經費達2294.17萬元,其中,百萬以上的合作項目5項(含“揭榜挂帥”項目1項)。共有30項成果轉化(或轉讓),合同經費達574.75萬元。學科成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Ecology等國内外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近300篇,含SCI收錄論文255篇,TOP期刊63篇;出版學術專著8部;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60項,制定行業團體标準1項;獲各類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獎項20餘項。在艾瑞森校友會排行榜上,我校生态學被列為中國高水平學科,排全國第17位,在浙江省的排名僅次于浙江大學,在2022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列中國232位,世界1384位,首次進入國内前500強,為我校唯一一個上榜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