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動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黨建工作  -  黨群動态  -  正文

第20180509期主題黨日活動體會文章選登

來源: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發布時間:2018-06-11 點擊數量:

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主題黨日活動心得體會

14生物科學 李娜

“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共産黨宣言》中的最後一句,卻留給我們後人無盡思考。

一直以來,我都可惜無法處在那個熱血的年代,無法體會無産階級為了共産主義事業而奮鬥一生的峥嵘歲月。但我又無比慶幸,可以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年代,參觀學習紅色經典著作展覽,閱讀各位無産階級老前輩留下的摯語箴言。說實話,于我而言,這些無聲的文字遠比父母的耳提面命更能讓我接受,更能讓我從心底深處由衷感慨過去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館内的186件藏品,其中由著名雕塑家肖傳玖雕刻的馬克思雕像,令人影響深刻。深邃的眼眸,就這麼注視着你,仿佛通過眼神在詢問你,是否堅定共産主義信念,是否能夠身體力行,實踐自己的誓言。他的智慧,不僅在令當代人傳播開來,後人也受益頗豐。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共産黨員,我們時刻學習并從中汲取新的知識,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全世界無産階級,聯合起來”仍具有它的号召力。

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适從的恐慌與不安。就算是我們這一輩人,在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曆史功績的同時,也許會有人無盡感傷他離開的悲哀。但是,就像霍金的出生,是在伽利略的去世300年的當天,他的離開,又正好是愛因斯坦的139歲冥辰。這是巧合,我們開始想象,這也許是最好的安排。我們開始相信,霍金的離開,隻是重歸宇宙,祝福他一路走好。這或許有些唯心主義的想法,但是于此,我們不必過分悲傷,并應該學會釋懷,馬克思的離開,或許也催生了另一個世紀偉人的誕生。

誠然,事實證明,恩格斯、列甯、斯大林、毛澤東等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年代裡,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迹。這絕非偶然,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讓我們又一次對馬克思充滿崇高的敬意。作為後人,我堅信,唯有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中不斷實踐真理,才能對得起前輩們付出無盡心血,為我們奮鬥而來的美好生活。

 

實踐中檢驗真理,共築中國夢

15生物教育 劉威

59日下午,生命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原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内容并展開熱議之後,我們一行人前往台州市檔案館參觀學習紅色經典著作展覽——“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主題展覽。

走入第一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鮮紅的黨旗,曆史洪流中湧動着的紅色革命氣息伴同“紅色經典著作展覽”這幾個大字浪潮般拍打而來。我們有幸邀請到王兆友老先生親自講解展廳的陳列設計,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經曆以及每一件藏品背後的生動故事。雖然一口親切的臨海方言我聽得并不大明白,但依稀可辨的幾句馬克思、恩格斯仍能激蕩我的心靈。

展覽内容脈絡清晰,圍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馬克思主義到列甯、斯大林成功建立建設世界首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踐,再到中國共産黨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向深入,産生的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果,再現世界無産階級壯麗革命史詩,還原共産黨人革命建設道路偉大航程。藏品涵蓋馬恩列斯四大導師主要經典著作和中共曆代領導人文選,共計186件,其中《共産黨宣言》有國内外50個不同版本。除了著作之外,展覽還展示了包括畫像、畫冊、雕塑、漫畫書、幻燈片、紀念章等在内的實物檔案。這些經典著作,對于年老的人來說是懷舊,對于我們年輕的人來說則是教育和傳承。久久不能忘懷的是擺放在展廳中央的馬克思雕像,精細到瞳孔中的線條都是根根分明。與之對視,仿佛置身沖破時間禁锢的智慧凝視中。

一段段珍貴的文字,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場景,折射着一個政黨光榮的曆史,記載着一個民族輝煌的瞬間,也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參觀的黨員。

我覺得最遺憾的事情,莫過于每個人都知道馬克思,卻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他的思想;每個青年人都上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卻不知道馬克思主義如何實踐;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卻不懂社會主義的真谛,沒有共産主義的夢想。希望在馬克思誕辰200年之際,自己能開始閱讀《資本論》,并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做一個一直進步的年輕人。

 

幸福是幹出來的!

14生物科學 胡陽

2018年5月9日,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黨支部書記、支部主要負責同志帶領支部全體成員來到了浙江省台州市檔案館,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主題展覽。我們在一件件展品前頻頻駐足,在講解員的詳細講解下,我覺得自己對馬克思的生平事迹、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背景以及馬克思列甯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整個展館被設計成螺旋狀,依次展出了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等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在參觀整個展覽的過程中,有幾個展區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馬克思的相關展區,也就是本次展覽的主要展區。在該展區我了解到馬克思出生在德國的一個中産階級家庭,家庭條件優越。難能可貴的是,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卻從小立下了大志——為人類的幸福事業而奮鬥!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以及他自身努力的雙重作用下,他最終成為了發現“馬克思主義”的曆史性人物,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踐。他一生窮困潦倒,但卻為了人類的幸福事業奮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開山鼻祖、工人階級的偉大導師,他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接着是列甯、斯大林的相關展區,該展區展示的是列甯與斯大林的相關著作。列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締造者,結合當時的曆史情況,他開創性地提出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首先在資本主義世界的薄弱環節——沙皇俄國發生,并組織領導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實踐,斯大林則是列甯死後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實踐的主要“掌舵人”。雖說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最終失敗,但卻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我國來說,其促進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并在我國早期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最後是馬克思列甯主義中國化的相關展區,該展區展出的是毛澤東、鄧小平等同志的相關著作。在這一展區我看到了以毛澤東、鄧小平等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社會主義新中國孕育、誕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他們的功績值得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銘記在心。要知道,沒有他們當時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我們要繼承老一輩馬克思主義者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要有再創業的意識,而不是坐吃山空。要知道幸福是幹出來的,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得到的。我們應該再接再厲,一代接着一代幹,一茬接着一茬做,不斷取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踐的偉大勝利,争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指引前路,光耀未來

15生物科學 黃碧芸

1818年5月5日,德國小城特裡爾,一代偉人馬克思誕生。在曆史的長河中,馬克思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熠熠生輝,經久不衰。兩百年後的今天,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世人莊嚴宣示——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可見馬克思精神對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深刻影響,也正是這一偉大精神,帶領我們走到了美好的今天。在未來的日子裡,它仍是我們不斷學習的内容和奮鬥前進的目标。

為了響應黨中央的号召,重溫馬克思的偉大精神。在5月9日下午,我同支部全體學生黨員一起參加了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黨支部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會議中,在黨支部書記章小斌的主持下,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内容,并展開熱烈探讨。在會議之後,我們一起前往台州市檔案館參觀學習紅色經典著作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主題展覽。展覽作品全由台州市收藏家協會王兆友老先生與他的一位老友提供,我們也很幸運,由老先生親自向我們講解展廳内每件展品的由來,其中包含的深刻含義,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經曆、有趣故事,以及馬克思主義精神對中國共産黨發展、成長的重大意義。

在此次參觀學習中,在展覽的186件展品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五十多件國内外不同版本的《共産黨宣言》,有台灣印刷的繁體字版本,有日本的漫畫書版,有隻及手掌大小的袖珍版,以及通過改變字體大小、粗細呈現馬克思、恩格斯兩人頭像的版本等等。《共産黨宣言》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它标志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産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如此多不同的版本在各國流行,可見馬克思主義精神的影響力之大。正是如此,在《共産黨宣言》出版百年之後直接影響了中國幾代領導人的政治方針,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随着時代的發展,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斷探索《共産黨宣言》的新含義,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至少5次集體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包括“曆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共産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次數足以說明态度。中國共産黨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傳人。

作為中國共産黨的一員,作為黨内的新力量,我們應該始終牢記密切聯系群衆的創造性實踐,尊重人民群衆的主體地位;關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學習、吸收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深化對黨内文化、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做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者,傳播者,實踐者。堅定不移地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篇章。指引前路,光耀未來,馬克思主義必将開辟嶄新道路,偉大事業必将抵達勝利彼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