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黨建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中國實踐與中國創新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16-03-04 點擊數量: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十三五”規劃建議緊緊圍繞這五大發展理念謀篇布局,提出若幹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舉措,因之成為一個有創新的發展理念作為靈魂而貫穿始終的、關于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關鍵是要把這五大發展理念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

 

  五大發展理念實現了對發展觀的中國創新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永恒主題。從經濟社會發展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從西方社會開創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發展到東方社會跨越“卡夫丁峽谷”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觀以其強大的邏輯力量和鮮明的立場情懷不僅科學地闡釋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更有力地塑造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證明,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從來不是抽象的教條,其現實形态總是在與具體國家、具體時代、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煥發生機、豐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中國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共産黨人正是在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同時,又用新的實踐新的創造不斷豐富發展着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從50多年前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毛澤東高屋建瓴的《論十大關系》,到30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英明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發展是硬道理”的精辟論斷,再到後來我們黨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強調堅持科學發展、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共産黨人對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對發展的實踐不斷積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随着實踐、時代也不斷地與時俱進。

  發展觀的科學和進步,鑄就了發展實踐的奇迹和發展成果的輝煌。制造大國的世界第一、經濟總量的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發展30%的貢獻率、遠超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34個百分點等等這些耀眼的指标,讓中國“十三五”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但是新起點也伴随着新挑戰,新目标更是提出新要求。如何在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呈現重大轉換、戰略機遇期内涵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适應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領新常态,不僅完美收官全面建成小康、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标,而且未雨綢缪為第二個百年目标奠定良好基礎,所有這些都迫切要求中國的發展要有新作為,發展觀要有新突破。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深刻總結國内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中國社會當前和未來發展大勢,自覺運用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用發展理念統領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用發展理念彰顯價值、重申立場、宣誓決心,再一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時代創新,也開辟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五大發展理念彰顯對發展價值的曆史自覺

  為什麼發展,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在發展曆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更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必須解決好的首要問題。發展當然是硬道理,發展毫無疑問是第一要務,但發展本身不是也不能成為目的,發展必有其目的歸宿,發展必有其價值指向。價值指向不同,發展結果迥異。

  就當代中國社會來說,發展既不能是為發展而發展,更不能是為少數人發展,我們的發展過程一定要人人能參與、人人都盡力,我們的發展成果一定要人人可享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讓人民群衆有幸福感,有獲得感,這就是我們中國共産黨人緻力于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根本目的所在。“十三五”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擺在發展的指導原則之首,用共享發展為發展理念築基兜底,先後銜接,相互呼應,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對發展價值的曆史自覺。

  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在一切社會形式中都有一種一定的生産決定其他一切生産的地位和影響,因而它的關系也決定其他一切關系的地位和影響。這是一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一切其他色彩,改變着它們的特點。”在“十三五”發展中,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這樣一種“普照的光”。在它的普照之下,創新發展是為了給人民群衆創造更高水平、更有質量的生活,協調發展是為了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衆都能與整個國家的發展保持大體同步,綠色發展是通過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回應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開放發展讓人民群衆在更大範圍内、在更高水平上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巨大紅利,共享發展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在發展領域的展開,讓中國社會的發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有了這樣的發展理念,不論是全面脫貧還是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乃至全民參保、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等這些事關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政策設計,在“十三五”發展戰略中就會水到渠成。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對發展規律的科學遵循

  發展不能想當然,發展更不能蠻幹,必須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等發展規律。遵循經濟規律講的是發展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隻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遵循自然規律講的是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始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遵循社會規律講的是發展的包容性,讓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五大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對發展規律的科學遵循與正确運用:

  ——要在我國發展動力轉換過程中做到“換擋”不失速,不可能總是依靠慣性,要有新引擎,這引擎來自創新,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在國際發展競争日趨激烈環境中拔得頭籌,不能總是因循守舊,這突破同樣離不開創新,所以創新居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全國一盤棋,善于“彈鋼琴”。保持經濟社會、城鄉區域、軟實力硬實力、“新四化”以及經濟國防等等各種重大關系協調推進,這是發展的基本方式,隻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發展不平衡問題,增強發展整體性。

  ——告别了發展的最初級階段,解決了生存的最基本需要,綠色發展自然進入發展視野。經濟要上台階,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階,在大廈林立、車水馬龍的同時還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的使命,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是大國的擔當。

  ——作為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是中國過去30多年的成功經驗,也是未來發展的當然選擇。隻不過在全球經濟版圖深刻變動的大背景下,開放是雙向開放,市場是深度融合,模式是内外聯動,中國社會不僅要提高在産品制造上的話語權,更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提高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

——通過共享讓人民群衆感受到公平正義進而滿足人民期待當然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最高指向,但反過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人民群衆需求的被滿足又将極大激發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轉化為最強大的發展動力。

 

  五大發展理念是對科學發展觀的堅持與發展

  科學發展觀科學地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事關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中國共産黨人進入新世紀以來對發展認識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集中體現了新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下我國發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點,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堅持了科學發展觀。無論是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還是重申發展是第一要務,無論是突出問題導向還是着力體制機制,五大發展理念與科學發展觀從價值指向、立場情懷到思維模式、策略選擇等各個方面都是高度一緻、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五大發展理念同樣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發展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與根本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同樣也是五大發展理念最突出的實踐品格。

  五大發展理念又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觀。堅持是為了發展,發展是最好的堅持。盡管我國仍處于并将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仍處于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沒有變。但是與新世紀之初相比,在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中又呈現出了新的特征,戰略機遇期的内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此指導我國發展的理念也需要相應地變化。

五大發展理念以新迎新,以變應變,用新的内涵豐富科學發展觀,用新的實踐深化科學發展觀,用新的創造發展科學發展觀。在這裡,創新發展不再僅僅是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樣一個單項指标,而是要“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協調發展也大大拓展了新内涵,要求硬實力與軟實力相協調,“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至于從生态文明高度推進的綠色發展,注重提高“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的開放發展,以及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的共享發展等等,也都以新的内涵和要求使科學發展觀煥發出新的光輝,引領着新實踐的輝煌。

 

  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對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在經濟新常态背景下,随着發展方位、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中國社會在過去數十年中已經适應、習慣的發展方式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不管用甚至不能用了。但近些年來中國發展方式的轉變卻步履艱難。究其原因,除了路徑依賴的行為慣性外,不敢轉、不想轉的心态也在拖後腿,因循守舊的發展理念甚至還會有意無意去固化一些不合理的體制機制與行為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要實現發展實踐的變革,必須确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講五大發展理念既是事關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又會進一步推動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首先是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将推動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制造強國”呼之欲出;“互聯網+”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新技術新概念新業态方興未艾;“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不僅是中國經濟繁榮的“新引擎”,還會成為社會和諧有活力的“新引擎”。把這一切整合起來就是邁向工業4.0的全新經濟發展範式,有的學者甚至稱之為中國的“新工業革命”。

  還有發展體制的深刻變革。從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到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從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到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及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甚至還包括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等等一些基礎性制度體系,都将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這樣的變革還會體現在社會心态、行為模式、交往方式、利益格局等更多的方面。歸結起來一句話:新理念引領新變革,新變革造就新發展。隻要把五大發展理念真正樹立起來并切實貫徹下去,中國社會的發展必将以新戰略赢得新優勢,以新作為開拓新境界。

 

  (這是作者何毅亭20151124日在中國馬克思主義論壇2015暨中央黨校培訓部學員論壇上開題演講的主體部分,發表時作了個别文字修改。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兼任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