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杜玉波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高端和龍頭,作為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我國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引領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大衆化程度不斷提高,2012年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325萬人,是1998年的4.2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比1998年增長20個百分點,我國已經成為在學規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國。前些年,很多高校和地方政府抓住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整合辦學資源,擴大辦學空間,解決了高校幾代人想解決而解決不了的辦學規模和條件等問題,今天看來這是對教育的曆史性貢獻,為高等教育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說,抓住機遇就會赢得未來,喪失機遇就會落後一個時代,這是許多學校發展的啟示和經驗。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是教育大國,但還不是教育強國,也不是高等教育強國,這是一個基本判斷。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人才培養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競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辦學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與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等。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發展不夠科學,要害是質量不高,其實質是規模、結構、質量、效益不夠協調。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反映了中央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深刻判斷,進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方向。教育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由于學齡人口下降,實際增長不到6個百分點。這些增量,将主要用于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及擴大民辦教育和中外合作辦學。公辦高校本科規模保持相對穩定,10年内增加不到2個百分點,主要用于優化結構、調整布局,支持應用學科、薄弱學科和教育欠發達地區。從這一點來看,未來這些年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将必然放在提高質量上,從以規模擴張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轉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内涵式發展上來。實現兩個百年目标和“中國夢”,教育是先導和基石,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高等教育必須走在前列,必須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步伐。
下面,我就立德樹人與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從提高質量、優化結構、深化改革等幾個方面,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提高質量是核心任務
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提高質量是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重要講話中鮮明地提出,“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這一論斷把質量問題作為生命線,上升到關系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這是前所未有的。習近平同志去年底在廣東考察時強調:“綜合國力競争歸根到底是人才競争。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後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外國看中國的潛力所在,就是看這個。中國這麼多人,教育上去了,将來人才就會像井噴一樣湧現出來。這是最有競争力的。”李克強同志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教育太重要、太根本了。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着力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讓群衆享受更好的教育。”劉延東同志在去年召開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确要求要“以改革創新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堅定不移地走内涵式發展道路”。這次會議下發了“高教質量30條”、“2011計劃”和相關配套文件,頒布了兩個規劃,從國家層面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人才培養,都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忽視人才培養質量。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确把“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标,反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我們要重點從3個方面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第一,确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觀。
有些時候,理念比做法更重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首先要确立科學的教育理念,以觀念的轉變帶動高校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
一是要強化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最主要标準。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主要看這個學校培養的學生優秀不優秀,而不是看它的規模、數量有多大。同樣,評價一個教師合格不合格、優秀不優秀,不應該僅僅看論文發了多少、項目搞了多少,而應該首先看他培養的學生合格不合格、優秀不優秀。現在個别高校提這個中心、提那個中心,就是不提人才培養這個中心;提這個指标、提那個指标,就是不提人才培養這個硬指标。不少高校在申請指标、争取項目的時候往往都在講自己學校的規模和數量是多少,很少拿人才培養質量這個指标來檢驗、來對比、來說話,這種情況的出現根子就在辦學的理念上。現在社會上的一些機構和組織經常發布所謂的“大學排行榜”。我看,各高校不要特别在乎這個排行榜,更不要一味追求大學排名先後。因為這些排行榜的指标體系很難全面反映各個高校的學科特點和辦學實際。從根本上來說,看一所大學辦得怎麼樣,不是看一時的規模、數據,而是要以長遠的眼光、曆史的視野看它培養出什麼樣的傑出人才,看它對國家、民族所作的貢獻,看它對推進人類文明進步所産生的影響。
二是要強化以适應社會需要為檢驗标準的理念,把社會評價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标。人才培養質量高不高,關鍵看是否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和人的發展需要。蒙着頭、關着門,脫離社會需求是辦不好大學的。要更加注重以社會評價為導向來評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把社會需求的信息及時反饋到人才培養環節上。我了解到,有些地方教育部門每年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預警和重點産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引導學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這種做法,拓展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維度,增強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适應度。
三是要強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把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什麼是大學?有大學生才稱之為大學。高校能否以生為本,把學生健康成長視為學校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這所大學能否辦好的關鍵所在。我們說,大學校長心中有學生,這所大學才有希望;教師心中有學生,這所大學才能辦好。在大學工作,首先要對學生有感情,要把培養學生作為事業來做,把關愛學生作為本能來要求。學校要善待學生,舍得在學生身上下功夫、花本錢。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應該是大學的文化和精神追求。
四是要強化以學生評價為先的理念,把學生評價作為衡量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對于教師,最高的評價是學生的肯定,讓學生永久銘記。一位受到學生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位好老師。這就要求我們,要多聽取學生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建議,重視學生的反映和呼聲,真正把學生的評價作為我們改進教學工作、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動力,處處體現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第二,把握人才培養的着力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天,強調“立德樹人”,仍然是要回答和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目前,教育部正在設計“立德樹人工程”,也就是統籌品德、語文、曆史、體育、藝術五個學科,統籌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五個學段,統籌課程、教材、教師、教學、考試五個環節,統籌教育專家、管理幹部、教研人員、一線教師、社會力量五個資源,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五個陣地。這“五個統籌”,從不同方面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具體要求,指明了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目标和路徑。就高等教育來說,落實“立德樹人”,最根本的是堅持一切從培養創新人才出發,把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當前大學生主要欠缺什麼?人才培養的重點是什麼?核心在于抓住三個着力點:
一是要着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以德為先。古人所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首先是“立德”。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蔡元培曾說,怎麼樣才配做現代學生?要有“獅子樣的體力、猴子樣的敏捷和駱駝樣的精神”,其中“駱駝樣的精神”第一是對于學術上的責任,第二是對于國家的責任,第三是對于社會的責任。無數的事例說明,做人、做事、做學問,首先是做人。因此,要把育人作為首要目标,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生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融合在一起,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成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才。要教育和引導學生“立志高遠、涵養大氣品格,修身求知、追求一流學問,知行合一、創造精彩事業,甘于奉獻、踐行責任人生”。這四句話也是我們對人才培養的目标要求。
二是要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錢學森曾說:“所謂優秀學生,就是要有創新。沒有創新,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再好也不是優秀學生。”我認為,成功的學校,高明的教師,就在于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使學生在校期間養成終身受用的良好習慣和獲得未來發展的多種準備。做到這一點,就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努力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目前,有很多高校正在制定和實施個性化的培養方案,有的高校将本科期間分為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三個階段,幫助學生選擇适合自己的個性化成才通道,建立專業準入準出标準,學生隻要滿足标準,都可以從該專業畢業。這樣的探索值得總結和推廣。
三是要着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目前實踐育人是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薄弱的環節,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确保各類專業實踐教學學時學分。還要加強社會實踐,推動大學生廣泛參加社會調查、生産勞動、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活動。同時要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加強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一批高職實訓基地。還有一條特别重要,就是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探索建立學生實習實踐的相關制度,完善保險、稅收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積極承擔接受大學生實習實踐的社會責任,這是實踐育人的制度基礎。
第三,健全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體系。
當前要強化三個方面的質量保障:
一是要夯實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本科教學承上啟下,是高校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目前本科教學不受重視、本科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教授不願上本科生課程等現象仍然存在。調研發現,有的高校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一年中沒有專題研究過本科教學工作,有的高校領導班子成員一年中沒有聽過一次課。這種現象亟待改變。我們反複強調,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是重中之重,校領導要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提高質量上,帶頭聽課、帶頭調查研究,每年都要召開本科教學工作會議,着力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要把教授給本科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将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任的基本條件,讓最優秀的教師為本科一年級學生上課。要以“本科教學工程”為有力抓手,完善國家、地方和高校三級體系,跟蹤指導各地各高校加強專業建設(包括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課程建設(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和基地建設(包括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加大本科教學投入,切實提升本科教學水平。
二是要突出監測評估的導向作用。過去高校對搞評估批評較多,這兩年有變化,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開始啟動質量标準研制工作。标準是衡量質量的依據。今年要在國标(國家制定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标準)、行标(行業制定相關專業人才評價标準)、校标(高校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個層次上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制定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人才培養質量标準體系。第二是改革評估制度。已經出台的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改革新方案有四個特點:一是體現高校的質量主體意識。要求高校進一步完善本科教學狀态數據庫,健全校内質量保障體系,通過向社會公開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的形式,把學校辦學質量置于全社會監督之下。二是體現注重内涵的導向。不管高校是什麼類型,處在什麼層次,對高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衡量,不是比規模、比大樓、比論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貢獻。考察評估的重點放在“四個度”上,即:辦學定位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适應度,領導精力、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對人才培養的保障度,辦學質量和效益對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度,學生、家長、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滿意度。三是體現分類評估的要求。根據學校的不同類型,分别設計不同的評估指标體系,鼓勵學校合理定位、特色發展,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水平,争創一流。對2000年以來未參加過評估的新建本科高校實行合格評估。對參加過評估并獲得通過的普通本科高校,從今年開始實行審核評估,審核評估不分等級。四是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健全院校自我評估、合格評估、審核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五位一體”的教學評估制度,确保評估導向清晰、指标體系合理、評估方法科學、評估主體多元、評估過程透明。這是對建立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質量國家保障制度具有标志性意義的制度安排。
三是要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有三句話很重要。
第一句話是堅持師德為先,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師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标杆。教師教育學生,一是知識、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層次。教師要将愛國精神、事業心、責任感、團隊意識、認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課堂、融入課題、融入文章,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育部已頒布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提出了“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的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師德考評和獎懲制度,切實制定有效政策,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聘用和獎懲的首要标準,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教風不正、學風不好是高等教育提高質量的大敵,對全社會道德文化建設的消極影響甚大。對于學術不端行為,要“零容忍、出重拳”,發現一起,調查一起,處理一起,公布一起,無論涉及什麼人,什麼事,都态度堅決、一查到底,不護短、不姑息、不手軟。
第二句話是堅持教學為要,心無旁骛地投入教學工作。我們說,一個不為教學操心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一個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學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當前,在部分高校教師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輕教學、重兼職輕專職、隻教書不育人的傾向,個别教師“忙走穴”、“忙關系”、“忙開會”。對此,要從源頭上加強管理,一定要把靜心教書、潛心育人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以教學為責、以教學為樂、以教學為榮,在三尺講台上實現人生價值。要把教授給本科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落到實處,體現在職稱評定、考核評價、薪酬制度和表彰獎勵各環節中。在這個問題上,态度要鮮明、制度要完善、激勵要有效。要加強教學能力培養培訓,教育部已建設了一批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推動高校廣泛設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培訓的制度化、常态化。要完善國家、地方和高校教學名師和教學成果獎的三級評選表彰體系,樹立典型,加強引導,使那些對學生感情真摯、在教學一線作出突出貢獻、深得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得到褒獎,讓他們有榮譽、有待遇、有成就感。
第三句話是堅持科研為基,以高水平科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是教學的基礎。高校科研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服務教學、服務人才培養。我們常說,教師要過科研關,就是講要善于通過科研掌握科技和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态和趨勢,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内容,構建科研支撐教學的長效機制,保證教學質量。我了解到,新西蘭《教育法》明确規定,隻有科研活躍的教師才能教學。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大學認為,科研促進教學,應将研究融入本科教學中,并專門制定了教學與科研結合的九項原則對教師進行培訓,被稱為“墨爾本經驗”,其核心内容是:把科研成果和教學研究成果引入到課程中,在教學環節中引入科研活動,向學生傳授科研方法、科研文化和科研價值觀念。這對我們有很大啟發。要改進科研評價辦法,強調科研對人才培養的貢獻度,促進科研、教研與人才培養相結合。
此外,還要重視從探索教師崗位分類管理、創新教師薪酬激勵機制和建立教師流轉退出機制等方面推進教師隊伍管理制度改革,激發教師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二、優化結構是戰略支撐
高等教育結構影響着高等教育的宏觀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優化結構是重要前提和戰略支撐。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的任務概括起來說,是一個導向、三個重點。一個導向,就是更加适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支持“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服務“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态文明建設)總體布局。三個重點,就是要調整學科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層次和類型結構,調整高等教育區域布局結構。
第一,調整學科專業結構。
這是高等教育的一場深刻變革。去年教育部頒布實施了新的本科專業目錄和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着眼于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人才培養,超前部署了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關學科專業,進一步落實了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高校要按照新目錄新規定,主動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一要适應社會需求。高等教育要主動适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在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科專業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脫節、人才培養結構動态調整滞後、知識結構陳舊等一些突出問題,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還不能完全适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些大學生就業難,但是一些單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少數“熱門”專業辦得過多過濫,但是社會緊缺人才又培養不出來。要下決心在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進行戰略性調整,使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與經濟社會大局更加協調。高校設置學科專業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而在強。要主動适應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緊密圍繞産業升級的方向,瞄準制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瓶頸,面向行業企業,主動調整學科專業設置,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興起提供引領,為傳統産業改造提供支持。要主動适應區域發展戰略的需要,注重研究區域在整個國家發展全局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研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主動加強地方急需人才的培養,在服務區域發展戰略中提升整體水平。這裡特别強調,調整學科專業既要使用加法,又要用好減法,特别要建立本科專業退出機制,連續兩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部分特殊專業外,應調整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二要突出辦學特色。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質量。辦學特色不隻是“人無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優”或“人優我新”。高校隻有找準定位、發揮優勢,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構築核心實力,才能開辟并不斷擴大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要克服一些高校存在的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貪多求全等傾向,切實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千校一面”問題。高校要合理定位,把握住自身的曆史底蘊、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生源特點和學科類型,明确辦學定位、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規格和學科專業設置,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争創一流。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科特色是一所大學最重要的特色,學科水平是一所大學核心競争力的集中體現。像師範、藝術、體育以及農林、水利、地礦、石油等行業背景突出的高校,一定要突出學科專業特色和行業特色,堅持為行業發展服務、走特色辦學的道路。
三要加強專業建設。專業建設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工程。要通過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内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等方面改革,切實加強專業建設,實現學生思想品德、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一體化培養。在“本科教學工程”中,教育部将重點支持一大批專業點開展綜合改革,建設一大批特色鮮明、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的專業。
第二,調整人才培養層次和類型結構。
當前,重點要加大技能型、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使各層次、各類型人才更好地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
一是高等職業教育要以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為重點。高職學校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産學研結合發展路子,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培養生産、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此,要深化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專業建設、教學模式等方面改革。
二是本科教育要以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為重點。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階段以後,本科人才需求更加多樣化,要加大力度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教育部已選擇工程、法學、醫學、農林等學科專業,以提升實踐能力為重點,推進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體制綜合改革。各地各高校也要采取措施,确立應用型、複合型地方高等教育發展定位,主動适應區域發展需求,主動與行業、企業對接,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推動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
三是研究生教育要以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為重點。堅持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其中,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要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标,統籌安排碩士和博士培養階段,重視對研究生進行系統科研訓練,鼓勵多學科交叉培養,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養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面向特定職業領域需要,引導和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推動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有機銜接,形成産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第三,調整高等教育區域布局結構。
當前,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
一是要鼓勵東部地區高等教育率先發展。東部發達省市要以建成高等教育強省強市為目标,推進高等教育大衆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競争力顯著增強,建設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幹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争取率先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為建成高等教育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加快發展。2012年,中西部地區普通高校占到全國高校總數的56%,普通本專科在校生占到全國總數的56.4%,研究生在校生占到全國總數的45.3%。這樣大的比例,決定了沒有中西部高等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就沒有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就難以實現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标。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當前,要實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這個計劃整合了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各類政策措施,突出了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強調了地方政府和高校的主體作用,進一步調動了各方面力量,共同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
三是要加強省域内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各省要進一步強化對高等教育的統籌,根據國家标準,結合本省實際,合理确定各類高等教育辦學定位、辦學條件、教師編制、生均财政撥款基本标準,合理設置和調整高校及學科專業布局。要本着“扶需、扶特、扶強”的原則,發揮資源配置、專項經費支持的導向作用,引導高校根據社會需求理性選擇發展定位,形成規劃引導、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檢查評估等一整套分類管理、分類指導的政策措施。教育部鼓勵地方建立大學聯盟,發揮部屬高校優質資源輻射作用,實現區域内高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将适當拓展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的範圍,促進中央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協調發展。
要特别強調,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也是推進高等教育大衆化的重要力量。在目前全國2132所普通本專科院校中,有地方高校2021所,約占95%。2012年,地方高校的畢業生數、招生數、在校生數分别占全國本科院校總數的89%、89.5%、89%。地方高校在服務區域創新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在培養技能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方面,在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高質量教育需求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毫不動搖地支持地方高校、民辦高校的建設和發展,使這些學校成為服務國家和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三、深化改革是根本出路
改革是破解高等教育發展深層次矛盾、全面推動高等教育内涵發展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落實這一要求,前提是堅持正确方向,重點在“深化”,關鍵在“綜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建立改革的政策突破和協調機制,推動單項改革向綜合改革轉變。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要走穩步、不停步,看準了、邁大步。教育部已經印發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并作為今年的“一号文件”。這裡,特别強調4個方面的改革:
第一,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
這是高教體制改革的核心。
一是要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比較關注“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個問題。我認為,對我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們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在重大科技創新領域還是在政府、企業和各項社會事業中,湧現出來的大批傑出人才,主要還是由我國高校自己培養的。比如,神舟七号、八号、九号飛船以及天宮一号目标飛行器研制團隊平均年齡隻有30多歲,都是這些年我們自己培養的,都是優秀的創新人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新世紀以來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中,有12位華人科學家榜上有名,他們中有11位是改革開放後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畢業生。沒有我國高等教育的貢獻,就不可能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但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足确實是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委啟動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先行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選擇19所高校,每年選拔一批學生進入計劃培養,在選拔拔尖學生,要舍得下本錢,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的“一制三化”模式,讓他們盡早進入科學研究過程,盡早參與重大項目。每所高校都要探索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尊重并适應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選擇,最大限度地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
二是要完善協同育人機制。去年,教育部和中科院聯合實施了“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旨在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科研與人才培養結合,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我們還實施了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農林人才等系列“卓越計劃”,旨在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入人才培養,探索建立高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13個省市也實施了省級卓越計劃或出台了支持政策。今後,我們要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鞏固完善高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戰略聯盟,擴大資源共享、合作辦學、協同育人、共赢發展。
三是要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研究生教育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教育部将會同發改委、财政部開展研究生教育的綜合改革。這項改革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以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統籌構建質量保障體系為着力點,更加突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更加突出科教結合和産學結合,更加突出對外開放。要優化類型結構,建立與培養目标相适應的招生選拔制度;要鼓勵特色發展,構建以研究生成長成才為中心的培養機制;要提升指導能力,健全以導師為第一責任人的責權機制;要改革評價機制,建立以培養單位為主體的質量保證體系;要擴大對外開放,實施合作共赢的發展戰略;要加大支持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投入機制。通過改革,實現發展方式、類型結構、培養模式和評價機制的根本轉變。到2020年,基本建成規模結構适應需要、培養模式各具特色、整體質量不斷提升、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研究生教育體系。
四是要深化試點學院綜合改革。這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有力抓手。設立試點學院,是一項以創新人才培養體制為核心,以學院為基本實施單位的綜合性改革。重點要在“三改革、一完善”即改革人才招錄與選拔方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師遴選、考核和評價制度,完善學院内部治理結構四個方面進行探索。目前,試點學院改革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也遇到了一些現實困難和政策突破問題。為此,教育部出台了《關于推進試點學院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了24項突破性政策舉措。試點學院要充分運用支持性政策,進一步完善試點方案,加大力度推進綜合改革,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創造經驗、提供示範。我們還将完善“一個平台、兩個機制”,就是建立研讨交流平台、動态調整機制和轉示範機制,進一步促進試點學院的經驗交流,加強檢查督導,讓改革不力的退出,成效突出的轉為示範。
第二,積極穩妥推進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是我國教育改革中最複雜、最敏感的領域,具有綜合性、系統性、長期性,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國的國情與其他國家不同,目前還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夠代替高考。高考作為國家選拔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教育公平乃至社會公平的重要制度,是教育公平的底線,我們要守好這條底線。高考不是“要不要”問題,而是“怎麼考”的問題。隻要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的高考改革,我們都要鼓勵支持、大膽探索、穩步推進。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高考制度必須堅持,高考改革勢在必行。重點是“四改革、四推進”:改革考試内容和形式、推進分類考試,努力解決評價導向不夠合理的問題,促進高考與素質教育的銜接;改革考試評價方式,推進綜合評價,努力解決評價手段不夠豐富的問題,為高校招生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評價手段;改革招生錄取模式,推進多元錄取,努力解決評價方式不夠科學的問題,逐步建立人才選拔的“立交橋”;改革高考管理制度,推進“陽光工程”,努力解決評價過程不夠透明的問題,切實維護考試秩序的公平公正。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标和基本框架,核心任務是構建從初等教育進入中等教育、進入高等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框架圖,旨在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橋、更寬的橋、立體的橋,讓學生明晰發展方向,選擇适合自己的升學考試之路,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同時,還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快研究制定高考改革專項方案。
今年,要繼續推進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改革、開展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試點及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深化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加強和改進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等工作。針對公衆質疑的自主選拔存在“掐尖”、“小高考”等問題,最近出台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明晰試點定位、立足選拔質量、鼓勵探索創新、加強規範指導”的總體要求,明确自主選拔錄取主要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要求試點高校建立和完善高考、試點高校考核、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等相結合的人才選拔綜合評價體系。試點高校要根據本校辦學定位和學科特色合理安排試點招生專業,不是每個專業一哄而上都要自主招生;要根據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合理确定自主選拔錄取規模,不超過年度招生計劃的5%;要根據旨在考察學科特長基礎的要求合理确定考試科目,筆試原則上隻考一門、不超過兩門。凡是通過統一高考能夠實現考察目的的,就沒有必要通過自主考核再去做。不同類型高校學科專業特色不同,對考生學科特長基礎的要求也不同,一張卷子難以反映多所學樣的不同選拔要求。要在完善面試考核方式、實行綜合評價上動真格、想辦法、真改革,學會命題、學會面試、學會評價,不斷提高測試的科學化、規範化程度。同時要嚴格操作程序,進一步加大政策公開、資格公示力度,确保公平公正。
第三,建設現代大學制度。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帶有基礎性和關鍵性,核心是要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要求,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為此,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兩項規章,遴選了一批單位進行試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要抓住四個關鍵點。
一是要加強章程建設。這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要切入點。章程确定一所大學基本運行和管理的制度,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大學的“憲法”,高校各項活動都應當以章程為依據。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制定章程,教育部直屬高校制定章程的還不到一半。國家教育“十二五”規劃明确提出,到2015年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高校要把章程建設作為發動廣大師生員工共同參與學校改革發展、凝練學校特色的良好契機,逐步形成以章程為核心的依法治理機制。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将适時啟動章程核準工作,引導和督促高校加快章程建設步伐。
二是要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保證。高教法明确規定高校享有招生、學科專業設置、教學、科研、對外交流合作、機構設置與人事管理、财産經費使用等七個方面的自主權。教育規劃綱要要求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自主權。今年“兩會”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确提出要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當前,教育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在更大力度、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加快職能轉變,繼續簡政放權,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具體來說向兩個方面放權:一是給省級政府更大的教育統籌權,不斷強化省級政府對高等教育統籌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主體作用。目前,我們正在制訂指導意見,重點是讓資源、權限、職能“三下沉”。二是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充分發揮高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我們正在制訂《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意見》。從政府層面講,就是要加快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通過綜合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等手段改進管理和服務。要繼續清理、減少和規範教育行政審批事項,下決心整合和減少專項,減少各類評審。從學校層面來講,就是要完善高校自律機制,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不斷增強行使自主權的能力,确保用好權、辦好學。隻有将下放辦學自主權與完善政府監管、高校自律、社會監督的機制相結合,才能走出“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怪圈。
三是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根本要求。高教法第39條已對這一領導體制作出明确規定,高校基層黨組織條例也有表述,這個問題不應有體制争論。這一體制是由我國國情和高校特點決定的,是黨對高等學校領導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證。我們不用懷疑、不能動搖。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解決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發揮好這一體制的優勢。我認為,在體制運行過程中,黨委重在謀劃和決策,發揮好在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校長重在指揮和管理,發揮好在學校行政工作中的組織領導作用。要特别注意把握好“集體領導、科學決策、黨政合作”這三個關鍵點。集體領導,就是不能搞個人說了算,重要事項都要上會集體讨論決定;科學決策,就是不能拍腦袋決策,決策事項要調查研究,充分論證;黨政合作,就是黨政分工不分家,集衆思、廣衆益、寬小過、總大綱。書記、校長要做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要自覺地貫徹民主集中制,要有這樣的政治覺悟,要有這樣的職業操守,要有這樣的個人修煉。在黨性修養方面,要有“大局觀念、大家風範、大氣底蘊、大度潛質”;在工作方法上,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說一件事、打一個點”。書記、校長最好的狀态是“性格相容、理念相通、坦誠相待、高度信任”,概括起來,就是“容、通、誠、信”四個字。要特别講溝通,書記、校長兩個人的溝通比什麼都重要,隻要經常溝通,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和問題。要特别講團結,高校無論實行什麼制,不團結就沒有“制”。體制再好,核心是人。書記、校長很團結,對學校發展帶來的是福音,書記、校長不團結,對學校發展帶來的是災難。搞好一個學校,需要幾屆班子、幾代人的努力;搞垮一個學校,一屆班子,書記、校長兩個人就夠了。對于書記、校長來說,一要做到無私心,做事很陽光;二要做到講大氣,不計較小事;三要做到肯付出,全身心投入。兩個人都要多用心想事、負責任做事。說到決策,決策者首先不能有私心,有私心必然會埋下隐患、惹來麻煩;其次要有大局意識,局部的小道理要讓位于全局的大道理,堅持整體利益最大化;第三,情況要清楚,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做決策,糊塗的決策遲早會推倒重來,造成失誤;第四,決策要果斷,看準了事情要迅速出手、敢于擔當,不可久議不決。做到這四點,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決策的作用,也才能幹成事、幹大事。說到執行力,也是一種工作作風和能力。執行力強,主要表現為:善于把理論問題實踐化,善于把複雜問題簡潔化,善于把合理問題合法化。善于把理論問題實踐化,就是能夠把理念轉化為行動,又說又做,而不是光說不做;善于把複雜問題簡潔化,就是能夠抓住核心點,做事情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善于把合理問題合法化,就是用法律和制度規範運行,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依法辦事。在一定意義上講,這“三化”也代表了執行力。
為促進學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還要大力倡導辯證思維。有時候要同時講兩句話,而不隻講一句話,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常說,“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好字優先、好中快進”,“穩中求進、進中求變”,“辦大學既要有大樓,又要有大師,更要有大愛,大樓、大師、大愛要同步提升”,“以人為本,在學校就是要講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這些都是辯證思維,沒有這種思維,在科學發展中我們就可能偏離正确的發展方向,甚至可能出現問題。師生利益無小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處理涉及師生利益諸多問題的時候,應該經常運用和諧的思維和辯證的方法:師生的根本利益,要通過抓發展來實現;師生的直接利益,要通過抓條件來滿足;師生的群體利益,要通過抓統籌來協調;師生的特困利益,要通過抓幫扶來解決。
對于學校的工作,黨委要從宏觀和戰略上來把握,把在方向上,謀在全局上,盯在大事上,主要做好“出主意”“用幹部”“抓穩定”三件大事。一是出主意,重在謀劃布局。在辦學的關鍵階段和重要時期,黨委要适時提出引領學校科學發展的理念和思路,進一步明确學校發展的總體戰略構想,引領和統一全校師生員工的思想。二是用幹部,重在把基層單位幹部選好配強。我體會,學校的發展,學院是基礎;學院的發展,院長是核心、書記是關鍵,黨政領導共同搞好院系工作,共同向學校負責。院長要“從能人中選好人”,書記要“從好人中選能人”。選任院長要尊重校長的意見,選配書記要聽取院長的意見。在相當一部分學院,院長和書記條件要相當,崗位可以互換。書記和院長都應該講政治、懂規律、有能力、肯投入,做到德才兼備、優勢互補。在改革處于攻堅克難的階段,基層幹部特别要用敢擔當的幹部,幹部能擔事,直面問題,不怕事,不躲事,敢做先行先試的事;特别要用“八成熟”的幹部,幹部有潛力、有激情,不懈怠、不自滿;特别要用有本事的幹部,幹部能思考,善判斷,能打硬仗,關鍵時刻頂得上去,能夠化解和處理複雜矛盾和問題。在高校的改革發展中,還要高度重視黨員專家隊伍、學生專職幹部隊伍和黨務管理隊伍“三支隊伍”的建設,特别要花大力氣培養黨員專家隊伍,黨員專家要有黨員意識,要會講黨的話,會做學生工作,在做人做事做學問方面發揮好表率作用和社會影響力。三是抓穩定,重在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别力。學校不穩定,是全局性不穩。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穩定是黨委的硬任務和第一職責。
四是要加強學術組織建設。這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内在需求。當前,一些高校行政權力強勢,學術權力不彰,學術委員會在學術事務管理中的作用不明顯,學術委員會的組成、權限和運行程序有待進一步完善。我認為,辦好一所大學,必須要有比較成熟的學術組織和一批潛心做學問的教授,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教授在教學、學術研究和學校管理中的作用。要注重整合校内學術組織,擴大學術組織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制定學術規則、分配學術資源、處理學術争議等方面的權力,處理好學術委員會和職能部門的關系,研究制定學術委員會和教授委員會的議事規則和工作辦法,真正做到“學術的事,多聽教授的”、“上課的事,多聽老師和學生的”。重視發揮學術委員會作用、對教授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的學校領導,是高明的領導。特别是書記、校長要和教授交朋友、交诤友,要有教授和科研團隊這張王牌。
大學去行政化,就是要把“如何辦好一所大學”的問題交給學校,讓學校按照教育規律辦學,讓所有人崇尚學術、維護學術權威,核心是要解決辦大學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的問題。校長要以學校管理工作為主,特别要當學生的校長;教授要以學術為主,特别是學生的事不能耽誤。需要明确: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管理,主要是防止行政權力淩駕于學術權力之上,而不是去必要的行政管理。現在出現的很多問題恰恰就在于大學管理的弱化。去行政化更不能動搖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第四,大力推進協同創新。
為落實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關于“協同創新”的重要思想,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聯合啟動了“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也就是“2011計劃”。這是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啟動實施的第三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重大專項計劃。這裡,着重談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把握“2011計劃”的内涵和實質。主要有7個核心點。(1)把握推進協同創新這個主題。協同創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簡單組合,而是具有充分協同創新基礎、條件和内在需求的主體間的深度融合,是産學研合作的深化與升華。(2)把握解決國家重大需求這個根本出發點。這既是目标和方向,也是标準和條件。重大需求不是從論文和書本中提煉出來的,要真正地來源于國家重大需求,來源于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來源于行業企業的重大任務。(3)把握“三位一體”創新能力提升這個核心任務。該計劃不僅是個科研計劃,而且是人才、學科、科研有機統一,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計劃,旨在形成一批優秀創新團隊,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産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創新成果。(4)把握突破體制機制瓶頸這個改革重點。該計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項目,而是涉及多方面的綜合改革,必須深化科研組織模式、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方式、資源配置辦法和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改革,改變“分散、封閉、低效”的現狀,充分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活力。(5)把握培育組建這個工作前提。該計劃不是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而是以充分挖掘現有學科優勢為基礎,進行培育組建協同創新實體的先期準備和積澱,形成集聚創新力量。(6)把握建立協同創新模式這個關鍵紐帶。該計劃不是單槍匹馬、單打獨鬥,而是建立适應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樣的協同創新模式,實質性地推進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國際間的深度合作。(7)把握多元化支持方式這個實施保障。該計劃不是分錢的計劃,對經批準認定的“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将給予引導性或獎勵性支持;對需要政策支持的,将根據實際需求在人事管理、人才計劃、招生指标、科研任務和分配政策方面給予優先或傾斜支持。“2011計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建設過程,面向各類高校開放,不限定範圍,不固化單位。這個計劃實施下來,将不會有“2011高校”這個概念,隻有“2011協同創新中心”這個實體。
二是要把握“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認定條件。主要有4點。(1)要有準确的協同需求。協同創新方向的選擇應與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緊密契合,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意義或深遠影響,須有國家或行業、地方、企業等重大任務牽引。(2)要有雄厚的協同基礎。協同創新體應集聚國内最優的創新力量,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牽頭高校和主要參與單位在人才資源、學科支撐、科研能力、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礎與保障,有效聚集社會各方的支持與投入,具備實現協同創新目标的整體實力和可行性。(3)要有有效的協同機制。協同創新的整體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當,各項改革制度與政策落實到位、相互銜接、協調推進,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與效果。(4)要有明顯的協同增效。通過協同創新有效地推動了人才、學科、科研等方面創新能力的提升,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産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标志性成果,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社會認同度高,效果證明充分、詳實。總之,“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認定,不是審方案、看思路,也不是先申請、然後再去做,而是已經紮紮實實完成了前期培育,有基礎、有成效,看到前景了,才可能被認定。
高校要抓住實施“2011計劃”這一契機,把學校自身發展需求與國家需求統一起來,把對外開展創新合作與對内深化體制改革統一起來,把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統一起來,切實做好協同創新中心的頂層設計與培育組建,更好地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